看完《生万物》当中配角的演技后,很多人都在为他们打抱不平。
不明白他们都已经把最为精湛的演技给拿了出来,为什么最后换来的却是被主角疯狂拖后腿的局面?
不管是林永健扮演的封二,还是迟蓬扮演的大脚妈,又或者是倪大红扮演的宁学祥,他们的演技都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当配角演技如此优秀的时候,主角的演技自然也会更受大家关注了。
按道理来说,作为主角的他们应该演技更加突出才对。
可现在来看某一些人的表演,会发现主角给到他们手上还真的是毁了这部剧。
他们的出现直接让评分一路暴涨的《生万物》,瞬间评分就下跌了不少。
那么究竟有哪些人给这部剧严重拖后腿了,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部剧的评分会变得越来越低?
主演拖后腿,无法成功带飞
在《生万物》刚播出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觉得杨幂的形象其实是不适合扮演宁绣绣这一角色的。
杨幂在这之前演技就已经越来越走下坡路了,面对这样的局面,她所想的方式不是努力去巩固演技,而是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剧组!
当活跃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后,大家也希望杨幂的演技能够重新回到过去的巅峰时期,不要被大家百般的吐槽了。
可现在来看会发现她仍然给人一种原地踏步的感觉,这也让很多网友直接贴脸开大的说道:
“为什么导演要把这一个角色交到她的手中?一个角色就直接毁掉了这部剧的整体发展”。
由于之前几乎都是在仙侠剧和现代剧领域发展,所以她在突然来到这个新的赛道后,她的不适应也直接暴露无遗了。
比如和其他人在说话的时候,动不动就把嘴巴给抿了起来。
接下来再说方言时也给人一种很是别扭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皮肤真的有点太过于白净了。
这很难让人代入到上个世纪的20年代。
当主演的演技都被观众如此疯狂质疑后,最后的希望也只能寄托在老戏骨的身上了。
这些老戏骨在这部剧当中的表现,真的只能用无可挑剔来形容了。
当导演希望他们能够带飞这部剧的时候,有一些网友却觉得一部剧如果真的想要得到全体网友的认可,最应该要做的是大家都在共同的努力。
而不是有一些人拼尽全力,另外一些人却在浑水摸鱼。
现在这个社会本来影视剧就层出不穷竞争也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每一部剧都把希望寄托在老戏骨的救场上,那这部作品未来是绝对不可能走向成功的。
因为这些老戏骨受到年龄的影响,他们扮演的几乎都是一些配角了,想要让配角把收视率给带动起来本身就很困难。
细节让人突兀,过分轻视历史
除了演员的演技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以外,很多的剧情发展其实也完全不符合那个年代。
这部剧明明讲述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山东农村所发生的事情。
如果真的是想要让观众更好的了解到那个年代农村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在细节方面就应该更加的重视。
在那个军阀混乱的年代,当地的这些民众也应该过着艰苦且朴素的生活才对,可《生万物》的剧情却真的让人完全没想到。
虽说当时费家和宁家的家庭条件非常不错,但每天大鱼大肉是不是也有点太过于夸张了?
那时候的地主就算是条件领先其他的农民,也不可能过着现代人都没有办法过上的生活。
很多观众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觉得导演对待细节方面实在是太忽视了,这不是明摆着的糊弄人吗?
除了餐桌上的大鱼大肉让人觉得非常突兀以外,费家嫂子为了欢迎苏苏所准备的火锅,也让大家觉得太过于离谱了。
别说是那个年代了,就算是现在很多人家庭都没有办法吃得起火锅。
可当时费家嫂子直接就把火锅给拿了出来,这也让大家更加质疑了,那个年代的这些人,他们知道火锅是什么吗?
把现代的东西拿到年代剧当中,只会让观众觉得这部年代剧对细节一点都不重视。
除了地主家的东西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以外,其他农民家里出现的东西也同样如此,比如说封家。
他们在这部剧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明明是条件最不好的农民,可很多的细节却和农民完全对不上。
如果真的非常的贫穷,他们餐桌上摆放的这些餐具又怎么可能都是崭新的?
除此之外,他们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是一点磨损,起球的痕迹都没有。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刚从店里买回来的。
可能在导演看来这些细节问题观众是不会重视到的,但其实对于年代剧而言,观众最看重的就是细节的问题了。
形象并不贴合,好牌被打坏
如果是拍摄偶像剧里边的这些演员,想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观众是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但是在年代剧当中就能不能不要来这一套了?
很多演员出现在这部剧当中的时候,对自己的形象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就好似是加了滤镜一样。
在上个世纪的鲁南农村其实很多人是完全不会重视这些问题的,他们只希望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能够让自己填饱肚子。
可这部剧当中的很多角色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唯一牺牲形象的方式就是身上穿着比较破旧的衣服。
但这样糊弄观众的做法,最后导致的就是收视率朝着高开低走的方向走去了。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导演组实在是太不争气了,明明这部作品刚开始是占据很大的优势的。
因为这部剧主要改编于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相信这部小说很多观众都并不陌生。
因为一出现就直接获得了第三届的人民文学奖。
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一直是比较高的,之前也有很多观众期待这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
而这本小说能够取得如此理想的成绩,那也和作者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当时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还特意去到了鲁南农村,和这些农民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了解。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亲力亲为,所以让后来的他有了更多的灵感。
接下来编剧王贺为了改编成剧本也花了4年的时间。
按道理来说在这些方面都已经如此占据优势了,应该这部电视剧在播出后能够占据收视率优势才对。
可现在来看收视率却朝着不尽人意的方向走去了,这也真的是太对不起他们的努力了。
你认为《生万物》朝着这个方向走去,可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