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天堂 美剧天堂

《生万物》热度破纪录,杨幂这次真的稳了?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8-21    浏览次数:4

如果问,今年暑期档剧集市场有什么爆款作品?

电视剧《生万物》必是毋庸置疑的登榜之作。


该剧改编自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剧情在大体保留原著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当下观众的情感需求进行了人文关怀层面的改编,同时坚守了原著的时代精神内核。

《生万物》创下了平台最快破万热度纪录,后劲强势、热度持续攀升,跻身平台热度总榜第依照目前的走势,该剧极有可能打破此前《狂飙》所创下的最高纪录。


自官宣以来,《生万物》就备受瞩目。

一方面,近几年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剧集均取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另一方面,演员杨幂的参演也为该剧带来众多关注。

剧中杨幂饰演村姑宁绣绣,与她以往的角色形象反差极大,可见其转型的决心之坚定。不少观众提前预言:杨幂又多了一个“人生角色”。


无论如何,杨幂确实进步了。

值得一提的是,《生万物》是杨幂在今年暑期档与观众见面的第三个角色。

在此之前,她还参演了电影《酱园弄·悬案》和《长安的荔枝》,戏份虽多少不一,但每一个角色都让人看到她不同以往的表演面貌。


“上道了”

“转型”,一直是贴在演员杨幂身上的关键词。

尤其是《生万物》——外界对她寄予厚望。该剧拍摄于《哈尔滨一九四四》播出期间,那时的杨幂正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样的争议无疑会给演员带来压力,更何况《生万物》中的宁绣绣表演难度不小。这一角色的转变是有过程的,无论气质、形象,还是表演分寸,都有极高要求。

她曾是地主家的大小姐,上过私塾,是有学识的女性,高贵与知性缺一不可。就连导演刘家成都表示:“杨幂身上的气质与角色前期非常贴合。但她仍为贴近农家妇女的形象付出了极大努力。”


在分析自己过往的角色时,杨幂最常说的就是,她会为揣摩角色做大量功课和准备。

《生万物》更是如此。早在前期与导演沟通时,杨幂就表示自己一直渴望出演这样的角色,一旦接下,一定会去体验生活。

剧中合作演员林永健在采访中提到:“杨幂过完年就去了山东农村体验生活,吃住都在农民家里,非常敬业,是真的用心在理解这个角色。”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她也始终全情投入。导演回忆,冬天的戏份是在八月拍摄的,她穿着厚棉袄忙上忙下,每拍完一场都大汗淋漓,“却始终带着饱满的激情去表演。”

就连合作演员秦海璐也在直播中评价:“她在演技这条路上摸到门道了,她上道了。”


《生万物》中的杨幂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表演变得内敛 ——她将自己藏进了角色之中。

这是一种从内到外情感高度克制的表达。例如第20集与马子对峙的那场戏,她的眼神先于表情传递出情绪,那一刻,观众会相信,她就是角色本身。


这种情绪表达的进阶,早在《长安的荔枝》中就有所展现。

那场让不少观众动容的“木棉花”戏份中,杨幂的表演也同样沉稳。

郑玉婷没有急切张望,而是一种安静的期盼,是对丈夫深深的信任。尤其眼泪无声落下的那一刻,正好呼应了杨幂自己在前期创作沟通中,所加入的那句台词,“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


可见,不论是在《生万物》还是《长安的荔枝》中,作为演员的杨幂,已不仅仅是在“演”角色,而是在成为角色本身。

“流量之下”

杨幂身上有一股拼劲,这股劲也推动着她对作品的执着。

她早就说过,自己习惯面对各种压力,这些压力永远与成长相伴,“我愿意为成为一个好演员付出代价。”

早在2017年,她就尝试自我突破、主动转型。

当杨幂出演《宝贝儿》的消息传出,外界大多认为她或多或少是冲着奖项而去。但她在电影开机前,只是在微博转发了一篇深度访谈,并写道:“我想努力做一个人民女演员”。


那篇稿件的标题是——“流量时代,精准捕手”。她非常清楚,流量对自己、对这个职业意味着什么。

也许很多人已经忘了,“粉丝电影”这一概念的兴起,正是源自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

2011年初,《宫》大火,收视率突破2.5,平台播放量高居榜首。剧集在微博刚刚兴起的时代实现了超强热度延续。同年6月,杨幂凭借该剧提名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可谓风头无两。



7月,她主演的低成本恐怖片《孤岛惊魂》上映,票房突破9000万。而同年漫威开始引起关注的《雷神》,票房为9700余万。

随后的几年,杨幂几乎进入全盛时期,每年保持高产量输出。更被很多年轻观众牢记的,还有后来暑期档的《小时代》系列。


而真正为这位演员迎来流量巅峰的,莫过于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在她后来撰写的心得中,她提到,“任何一个演员在听说可以在一部戏里分饰四角时,一定都无比兴奋,然后紧接着就是压力山大。”

剧中的四个角色里,素素一直是她压力最大的一个。该角色层次复杂,很多地方与她本人截然不同。她一度担心自己会演成“傻白甜”。


拍摄过程中,她不断与导演沟通每一句台词、甚至内心独白的处理方式。在不断调整之后,她最终决定将素素塑造成四个角色中最具女人味的一个:“她说话不会很快也不会很大声,看喜欢的人时永远眉眼含笑,待人真诚,不论面对谁都会直视对方双眼。”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成功毋庸赘述,也让观众意识到——杨幂好像不只是热搜的代名词。


然而,外界看待身处流量之巅的她,就如同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她的一切都会被放在审视的聚光灯下。事实上,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她几乎是无缝进组。

曾有记者问她要不要停下来休息,她却说:“很多人需要专门留出时间放空、学习,但这方式不适合我。我很容易分心。对我来说,经历更多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角色。”


诚然,她不止一次强调 “要成为一个好演员”,更是主动求变。于是,有了后来的《宝贝儿》。

那是她第一次挑战颠覆以往光鲜女明星的形象,在电影中纯素颜出镜、面色蜡黄。消息刚一传出,便引发大量讨论。

《宝贝儿》自上映以来,始终伴随争议。但至少作为演员,她从未放弃当初所说的——“努力”。


“作品见”

演员永远用作品说话,对于自带话题的杨幂而言,更被外界注视。

2023年底,她在社交平台说,“2024作品相见。”

在大众眼里,这句话充满了底气。

可不管是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还是曾被视为转型之作的剧集《哈尔滨一九四四》,以及在外界眼里的舒适区——古偶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均不及预期,但我们依旧能在作品看到她在表演上的调整。

她没有被舆论影响,在《哈尔滨一九四四》之后,她反而逆流而上,有了2025年和观众相见的作品。


2024年底的时候,她也巧妙地回应了过去一年的声音,“我也会像花生一样,自在生长,无视审判,2025,我自有规律。”

看吧,至少到现在,她确实在践行着这些话语,真正用作品,走出自己的规律。

未来,让这位演员,继续作品相见。


THE END
本地记录
*
*